口吻
词语解释
口吻[ kǒu wěn ]
⒈ 嘴唇;嘴。
英lip; mouth;
⒉ 某些动物头部向前突出的部分。
英muzzle; snout;
⒊ 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
例玩笑的口吻。
英tone;
⒋ 口音;腔调。
例听你说话,分明是天津口吻。
英accent;
引证出处
⒈ 亦作“口脗”。
⒉ 嘴唇;嘴。
引晋 成公绥 《啸赋》:“随口吻而发扬,假芳气而远逝。”
唐 刘禹锡 《上中书李相公启》:“言出口吻,泽濡寰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法》:“口脗两角暨胸前有涎滴。”
⒊ 腔调;口音。参见“口音”。
引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凡作传奇,不宜频用方言,令人不解。近日填词家见花面登塲,悉作 姑苏 口吻,遂以此为成律。”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听你説话,分明是京都口吻。”
⒋ 口气。参见“口气”。
引邹韬奋 《谁的遗憾?》:“这似乎不像是互表歉意的口脗吧。”
茅盾 《昙》五:“父亲的口吻开始严厉了,虽然最后一句的调子又转为柔和。”
国语辞典
口吻[ kǒu wěn ]
⒈ 口。
引《文选·成公绥·啸赋》:「随口吻而发扬,假芳气而远逝。」
唐·刘禹锡〈上中书李相公启〉:「言出口吻,泽濡寰区。」
⒉ 说话的语气及措辞。
引《红楼梦·第二二回》:「袭人见这话不是往日口吻,因又笑道:『这是怎么说?』」
近口气
⒊ 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
引《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听你说话,分明是京都口吻。」
英语tone of voice, connotation in intonation, accent (regional etc), snout, muzzle, lips, protruding portion of an animal's face
德语Tonfall, Ton (S)
法语ton de la voix, accent (régional), museau, museler, partie saillante du visage d'un animal
相关成语
- láo dòng jiè劳动界
- quán tǐ xué全体学
- sàn huì散会
- qū bō曲波
- shì jiàn事件
- kuān yī宽衣
- fēn jié gē分节歌
- yù jié láng玉节郎
- zǐ fāng guǎn紫方馆
- xiū dā dā羞答答
- yìng xiàng映像
- guā guā jiào呱呱叫
- máo xiāo矛骹
- bǎo shí饱食
- jìn ér进而
- yī jiā wú èr一家无二
- yóu zhí游秇
- fù píng jīn富平津
- àn shí按时
- zhuān qū专区
- píng yí平移
- zì lǐ自理
- shí shí kè kè时时刻刻
- dà tóng jiāng大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