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一字的意思

一字

拼音yī zì
注音一 ㄗˋ
词性数量词
一字

词语解释

一字[ yī zì ]

⒈  一个字。谓同一个字。谓物形如一字者。指简短的信札。指一种字体。京剧髯口之一种。中药量名。另一个别名。

引证出处

⒈  一个字。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⒉  谓同一个字。

《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记》:“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

⒊  指一种字体。 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始 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馀录·一字三字石经》:“蔡中郎 所书,祇有隶体。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隶三体。

汉 刻本无一字之名, 魏 晋 而下,称 汉 刻为一字,取别于 魏 之三字耳。”

⒋  另一个别名。

明 黄宗羲 《宋元学案·紫薇学案》:“﹝ 紫薇 门人﹞ 林之奇,字 少颖,一字 拙斋。”

⒌  指简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陈师道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诗之三:“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贽 《感事二绝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 黄州。”

⒍  谓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诗:“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 吴融 《新雁》诗:“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暉。”

⒎  京剧髯口之一种。

苏少卿 《平剧手册·髯口》:“一字,满口之须而短只寸许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鲁智深 等用;红一字, 典韦 等用。”

⒏  中药量名。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风散:亦脚蜈蚣(炙)半条……麝香一字,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

分字解释


※ "一字"的意思解释、一字是什么意思由字词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一字的词语造句

1.大雁时而排成一字型,时而排成*字型.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他的话口气冰冷,一字一板,有如给了他们劈面一鞭。

4.这首诗中的“绿”字可谓是一字千金,画龙点睛之笔呀!

5.老先生说得一本正经,19岁的洪丕谟自然不敢漏记一字。

6.大雁时而排成一字型,时而排趁人字型。

7.桥板上可以听见清脆悦耳的马蹄声,好像有几匹马儿在飞速奔驰,骑兵连的队伍四人一排,军官们站在前头,一字长蛇阵似地从桥上走过,队列开始走出那边的桥头。

8.你把这篇课文要背得滚瓜烂熟,一字不差才行。

9.十一、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之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10.朋友是一种相契。朋友就是彼此一种心灵的感应,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感悟。朋友的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都让我感觉到那是一种最温柔、最惬意、最畅快、最美好的意境!祝朋友幸福快乐直到永远天涯海角咫尺遥,长伴银屏话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