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ì gōng bì jìng
注音ㄅ一ˋ ㄍㄨㄥ ㄅ一ˋ ㄐ一ㄥˋ
繁体畢恭畢敬
⒈ 同‘必恭必敬’。
⒈ 十分恭敬的样子。
引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 李玉堂,一 山东 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 韩老六 ﹞对于穷人的毕恭毕敬的招呼从不理睬,而对于有钱的人,有说有笑。”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如愿》:“她毕恭毕敬地把封套抹平整,又细看了一会。”
⒈ 形容极为恭敬。
例「他和长辈交谈时,都是毕恭毕敬的态度。」
1.他毕恭毕敬地将书递给了老师,请求解答两个疑难问题。
2.现在这个青衣大汉职位不过是山堂下的一个巡风,见到凌寒当然毕恭毕敬。
3.说完了毕恭毕敬的低下了头,林老看来也不得不在心里面拍案叫绝,赶紧跟着做同样的动作,也低下来头,一股洗耳恭听的样子。
4.“是的,我的父亲,”我毕恭毕敬地答道。
5.他总是毕恭毕敬地围着他的上司转.
6.亲爱的,让我带你去外面吃晚饭吧。不过,我实在不想穿得毕恭毕敬的去那些大饭馆。咱们就上街那头那个小饭馆去吃汉堡包,怎么样?
7.锯木工用手碰了碰红便帽,走了过来。他对她毕恭毕敬,服服帖帖,怕得要命。
8.他喜欢那些能坚持原则、敢于提意见的人,而不喜欢那些毕恭毕敬、惟命是从的人。
9.当时的知识分子们虽然对此觉得厌烦和不可理喻,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小心谨慎,只敢腹诽,表面上还是毕恭毕敬,甚至还要完成一些官方指派的写颂诗的任务。
10.想到了蔡元培到北大任职的第一天时的情景,校役们依惯例排队在校门口毕恭毕敬地向他行礼,不想蔡元培当即也脱帽向他们鞠躬还礼。